比率法
导读:比率法 传统变量抽样方法 比率法是指,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的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体的账面金额,从而求出估计的总体金额。比率法是传统变量抽样的
比率法
传统变量抽样方法比率法是指,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的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比率,再以这个比率去乘总体的账面金额,从而求出估计的总体金额。比率法是传统变量抽样的常见方法。
比率法的计算公式
比率法的计算公式如下:
比率=样本审定金额/样本账面金额
估计的总体金额=总体账面金额×比率
推断的总体错报=总体账面金额-估计的总体金额
使用比率法的注意事项
1、比率法和差额法都要求样本项目存在错报。如果样本项目的审定金额和账面金额之间没有差异,这两种方法使用的公式所隐含的机理就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2、注册会计师在评价样本结果时常常用到比率法和差额法。
a.如果发现错报金额与项目的金额紧密相关,注册会计师通常会选择比率法;
b.如果发现错报金额与项目的数量紧密相关,注册会计师通常会选择差额法。
差额法:注册会计师先计算样本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平均差额,再以这个平均差额乘以总体规模,从而求出总体的审定金额与账面金额的差额(即总体错报)。
传统变量抽样
传统变量抽样运用正态分布理论,根据样本结果推断总体的特征。传统变量抽样的优点如下:
(1)如果账面金额与审定金额之间存在较多差异,传统变量抽样可能只需较小的样本规模就能满足审计目标。
(2)注册会计师关注总体的低估时,使用传统变量抽样比货币单元抽样更合适。
(3)需要在每一层追加选取额外的样本项目时,传统变量抽样更易于扩大样本规模。
(4)对零余额或负余额项目的选取,传统变量抽样不需要在设计时予以特别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