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审计
导读:初次审计 初次审计是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单位所进行的首次审计,是“再度审计”的对称。审计通常划分为初次审计、再度审计等。各级各类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绝大多数都是初
初次审计
初次审计是审计机构或人员对被审单位所进行的首次审计,是“再度审计”的对称。
审计通常划分为初次审计、再度审计等。各级各类审计机构所进行的审计,绝大多数都是初次审计,但并不是所有审计都要有再度审计、后续审计,一切视需要而行。
初次审计的特点
初次审计不同于连续审计的第一个特点是:一般来说,审计人在办理初次审计时,由于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各方面的情况不了解,所以需要对有关业务、财务、会计等管理情况和内部控制进行比较详细的预备性调查。
第二个特点是:即使审计人仔细地进行了预备性调查,在实际检查过程中还可能发现新问题,需要迅速修改审计计划或实施内容,因而初次审计必然是一个反复试查、不断摸索的过程。
第三个特点是:为使以后各年度的审计有效地进行,必须指出企业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缺点,提出改进意见,供企业整顿管理体制之用。
术语解释
再度审计是指在初次审计的基础上,审计机关或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的第二次以上的审计。
后续审计是在审计报告发出后相隔一定时间内,内部审计人员为了检查被审计单位对审计发现和建议,是否已经采取了适当的纠正行动并取得预期的效果而实施的跟踪审计。后续审计的目的主要是确保对内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审计结果采取合适的行动。
连续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一个更加连续或持续的基础上所使用的执行审计相关活动的所有方法。它是从连续控制评估到连续风险评估—关于控制风险连续的所有工作—的所有活动的连续集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