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要素

导读:审计要素 审计要素,是审计术语,是指构成一项事计的必要因素。任何种类的审计都由标准,行动(或原因)和结果三个要素构成。审计目标、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都包含这三个要素,审计人

审计要素

审计要素,是审计术语,是指构成一项事计的必要因素。任何种类的审计都由标准,行动(或原因)和结果三个要素构成。审计目标、审计结论和审计报告都包含这三个要素,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也必须具备这三个要素,具体如下:

(1)标准。代表预选规定的审查和评价审计对象的标准。包括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经营管理的原则等;

(2)行动或原因。代表被审单位执行或不执行上述标准的行动,也就是符合或偏离标准的原因;

(3)结果。通过对比标准衡量行动所得出的结果,也就是被审单位执行或不执行上标准的行动所引起的后果,即标准和实际的差异。

审计五要素

审计五要素是指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基础、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

一、审计业务的三方关系

注册会计师针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编制的财务报表(应以企业准则为编制基础)依据审计准则,实施程序、获取审计证据,评价管理层是否依据适用的企业会计准则公允的反应了企业当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然后主要向除管理层以外的预期使用者提出合理的审计意见并出具审计报告。

二、财务报表

被审计单位要编制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要审计财务报表,预期使用者要使用财务报表,终究都离不开财务报表,在审计业务中,财务报表是鉴证对象(审计业务是鉴证业务中的一种)。

三、财务报表编制基础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编制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时根据审计目标制定审计计划,然后获取、评价审计证据,来判断管理层的认定与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的相符程度,*后得出结论出具审计报告。

四、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审计过程的核心,制定审计计划是为了获取审计证据,获取了审计证据是为了形成合理的结论,然后根据结论确定审计意见类型,*终出具审计报告。所以注册会计师在整个审计过程中都要围绕审计证据而展开工作。只有充分且适当的审计证据才是高质量的,充分性是审计证据的数量的衡量,适当性是审计证据质量的衡量。

五、审计报告

通过出具审计报告发表审计意见,也就是说审计报告是实现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的载体。审计报告分两种类型: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标准审计报告也就是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非标准审计报告分为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无法标准意见的审计报告。

专项审计
货币资金审计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