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资产标准化

导读:不良资产标准化 金融术语 不良资产标准化是指在交易和处置中,建立规范和标准,如信露、评估、交易、退出等,提高市场透明度、规范度,促进不良资产优化配置,打破信息孤岛,降低交易成

不良资产标准化

金融术语

不良资产标准化是指在交易和处置中,建立规范和标准,如信露、评估、交易、退出等,提高市场透明度、规范度,促进不良资产优化配置,打破信息孤岛,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处置能力,实现价值发现和风险防控。标准化产品是指将不良资产分层分级、打包组合、信用增级等,形成具有标准化特征的金融产品,提高不良资产流动性、降低处置成本。

不良资产标准化可以称之为行业标准化,因为中国的不良资产市场和业务的不成熟,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包括组包、议价、尽调标准化、处置标准化等等,这也是目前很多不良资产从业人员致力于打造的一个目标,实现不良资产流程的标准化和产品的标准化。

标准化资产

标准化资产:指在银行间市场及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的债权性金融产品或股权性金融产品。考虑到现阶段主要接触的还是债权性的居多,我们主要以此类为主。

2020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管理*联合制定《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并且自2020年8月3日施行。

1、标准化债权资产是指依法发行的债券、资产支持证券等固定收益债券,主要包括国债、中央银行票据、地方债券、支持机构债券、金融债券、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公司债券、企业债券、国际机构债券、同业存单、信贷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支持票据、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固定收益类公开募集证券投资类基金等。

2、其他债权类资产被认定为标准化债权类资产,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1)等分化,可交易;

(2)信息披露充分;

(3)集中登记,独立托管;

(4)公允价格,流动性机制完善;

在银行间市场、证券交易所市场等**院同意设立的交易市场交易。

3、通俗理解,标债资产与非标资产的区别在于条款有没有个性化特征,标准化就是对所有投资者都一样,而非标准化就是“一事一议”。

那在诸多的标准化债权中,我们主要介绍两种关注度比较高的投资类型:ABS和ABN。

不良资产

不良资产主要是指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货款到期限未还的贷款)、呆滞贷款(逾期两年以上的贷款)和呆账贷款(主要核销的收不回的贷款)三种情况。

其他还包括房地产等不动产组合。不良资产是不能参与企业正常资金周转的资产,如债务单位长期拖欠的应收账款、企业购进或生产的呆滞积压物资以及不良投资等。

企业的不良资产是指企业尚未处理的资产净损失和潜亏(资金)挂账,以及按财务会计制度规定应提未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各类有问题资产预计损失金额。

银行的不良资产也常称为不良债权,其中*主要的是不良贷款,是指银行顾客不能按期、按量归还本息的贷款。也就是说,银行发放的贷款不能按预先约定的期限、利率收回本金和利息。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参照国际惯例,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贷款分类指导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划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资产。

成交确认委托
虚值认沽期权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