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银行独立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
金融术语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履行自身职责的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权力、决策与行动的自主程度。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集中反映在中央银行与的关系上。如何处理这种关系,可概括为:一是中央银行应对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的独立性是相对的。
中国的中央银行独立性
1、中国人民银行的全部资本由国家出资,属于国家所有;
2、中国人民银行实行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其预算经**院财*部门审核后纳入中央预算,接受**院财*部门的预算执行监督,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岀并按**院财*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交中央财*,如有亏损,则由中央财*拨款弥补;
3、中国人民银行代理国库,按照批准的国家预算要求代收财*收入(即国库款),按财*支付命令拨付财*支出,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并经办有关国库事务;
4、中国人民银行不对财*透支,不直接认购、包销国债和其他债券;
5、不得向地方、各级部门提供贷款。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必要性
①中央银行与所处的地位和行为目标不相同;
②央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策以及在确定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针时,均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素养和长期的经验积累。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意义
①有利于央行制定和执行连续稳定的货币*策
②有利于避免财*赤字货币化;
③有利于提高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
④有利于树立央行监管的性。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模式
(1)独立性较大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中央银行直接对国会负责,不得对中央银行直接发布命令,不得干涉货币*策。美国和德国的中央银行属于独立性较大的模式。
(2)独立性较小的模式
这一模式的中央银行接受的指令,货币*策的制定及采取的措施要经的批准。意大利的中央银行属于这种模式。
关于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理论争论
(1)支持独立论的观点。
支持独立论者认为,央行受制于、很可能导致通货膨胀。货币*策的制定和执行是非常专业的技术性职责,因而不适宜交给*治家来进行决策。
(2)反对独立论的观点。
反对独立论者首先认为,如果无法控制中央银行,那么就无法对整个经济总体负责。并且,货币*策必须和财*策配合才能发挥作用,中央银行不对任何人负责,那么,把货币*策交给中央银行来控制是不民主的。
中央银行独立性的强弱
(1)独立性强的中央银行,如美国联邦储备体系、德国联邦银行等。《德国联邦银行法》明确规定德国联邦银行的基本职责是保持货币稳定,在行使授予的权力时不受指令的干涉
(2)独立性弱的中央银行,如意大利银行、法兰西银行等。意大利银行受财*部统辖,财*部代表可以出席意大利银行的理事会会议,并且在认为会议做出的决议与意图不符时,可以提出暂停决议的执行。
(3)独立性居中的中央银行,如英格兰银行、日本银行等,一些新兴的工业化国家的中央银行也大致属于这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