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基本任务
统计基本任务
统计术语统计基本任务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院和地方各级人民、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为统计工作提供必要的保障。国家加强统计科学研究,健全科学的统计指标体系,不断改进统计调查方法,提高统计的科学性。
统计调查
统计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与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搜集统计数据资料的过程。调查方案一般包括调查目的和任务、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调查方式、调查研究的内容、调查时间以及调查工作的组织实施计划等内容。
统计分析
统计分析是指运用统计方法及与分析对象有关的知识,从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上进行的研究活动。它是在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之后,在一定的选题下开展的研究活动。
统计分析报告有别于调研报告,它是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定量为主;数字说话与文字描述相结合,文数并重;而调研报告以定性分析和文字描述为主,不能以调研报告代替统计分析报告。
统计监督
统计监督是《统计法》赋予统计的一项基本职能。
在*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统计监督有其他监督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是独立性。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依法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因此,统计监督可以保持相对独立超脱,不易受利益主体的干扰。
二是数量性。根据一整套科学统一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统计指标体系,对纷繁复杂的*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进程进行量化监测、评价,从数量关系揭示宏观发展规律,预警矛盾问题。
三是全面性。随着经济社会深刻变革,统计调查范围大大拓展,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不仅可以反映全国总体情况,还可以反映地区和行业特点;不仅可以反映速度、规模、总量,还可以反映结构、质量、效益。
统计概述
一般来说,统计包括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经济社会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一定经济社会现象总体或自然现象总体的特征或规律的数字资料、文字资料、图表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为统计活动提供数量研究和认识规律的科学方法,核心是关于数据的搜集、整理、归纳、分析的原理和方法。目前的主流观点是,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以便从中作出正确推断的认识方法论科学。
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变异性三大特点。数量性是统计的基本特点,收集、整理相关数据,研究事物数量表现和数量规律,从而定量认识和反映客观世界,揭示客观规律。总体性是指统计的数量研究不在于了解个体现象,而是对现象总体中各单位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大量观察和综合分析,得出反映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例如,进行城镇住户调查,需要对具体的居民家庭进行调查,但是其目的并不在于了解个别居民家庭的生活状况,而是要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等。变异性是统计研究同类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前提,指总体各单位的特征表现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并不是事先可以预知的,如,各种股票的价格和成交量每天不同,所以需要对其进行统计,编制股票指数等指标。总体各单位的变异表现出个别现象的特殊性和偶然性,而对现象总体的数量研究则是通过大量观察,从各单位的变异中归纳概括出其共同特征,揭示出现象的普遍性和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