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向软预算约束

导读:逆向软预算约束 金融术语 逆向软预算约束是周雪光提出的分析地方行为的概念。逆向软预算约束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软预算约束”而形成的。软预算约束是指国有企业在经济

逆向软预算约束

金融术语

逆向软预算约束是周雪光提出的分析地方行为的概念。逆向软预算约束是相对于计划经济时期的“软预算约束”而形成的。软预算约束是指国有企业在经济活动中缺乏硬性的预算限制,一旦出现亏损则不断地向上级部门索取资源来进行弥补。

逆向软预算约束的成因

由于我国部门长期存在着一种隐性担保机制,导致了利益相关主体激励结构的严重扭曲。我国官员激励机制扭曲的背后存在很多的原因,其中*重要的原因,可以从现行行*体制的角度去分析。现行体制是以上级对基层的监督和激励方式以行*压力为导向。由于这种体制的存在,使得地方获得了独立的人事任免权。

逆向软预算约束的主要表现形式

主要表现形式:

第一,*为引人注目的是基层向企业或个人征收正式税收之外的各种苛捐杂税,将之外的资源转变为可支配的(正式或非正式的)财*能力。

第二,基层通过各种*治压力或者交换关系迫使或诱使所管辖区域的企业或其他实体单位向倡导的*绩项目或其他公共设施工程捐资出力。

第三,近年来出现的另外一种突破预算约束的方式是自上而下的“钓鱼工程”。

逆向软预算约束行为机制导致的不良后果

1、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败德行为。是国家信息*大的拥有者,也是*大的信息生产者、使用者、发布者。应该按照公众的利益行使公共权力,但是由于逆向软预算约束的行为机制,导致了信息在交易双方之间无法实现对称。这样会存在上级对下级的“钓鱼工程”,以此得到预算外资金,用极少的预算来推动工程。

2、腐败现象增多。从经济人角度来看,各组织机构和个人为了自身利益*大化,往往会搜寻*策的缝隙,寻找*权薄弱环节,以金钱收买一些官员,换取有利于自己利益的一些*策条款,工程,生产经营授权等等。行*部门越庞大,这种可能存在的机会就越多,而当企业或者个人发现通过种种方式得到的便利远大于其成本时,这种现象就会不可遏止的增加。

3、大量“豆腐渣”工程的出现。近年来,有的基层官员为了自己的利益,刻意制造所谓的“*绩”,搞起了“*绩工程”。主要表现在:基层在地方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过程中,搭建的那些不实用的,超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桥梁、大广场、大礼堂、宽公路、超高建筑物等等,可以树立当地形象工程建设的一些表象。(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02期|作者:周雪光)。

缓解逆向软预算约束行为机制的对策

为了缓解逆向软预算约束行为机制带来的不良后果,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改善:

1、强化监督机制、重视思想道德教育。首先,强化监督机制,提高腐败的成本。可以通过,社会监督,推行*务公开,完善举报制度,发挥传媒的监督作用等;法律监督,落实责任制度,要求首长对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负领导责任。其次,通过组织集体学习和讲座等多种方式来培养官员的思想道德。

2、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由于与人民群众之间的信息缺乏互动和回应,难以形成与人民群众积极互动的双向反馈机制,公众的知情权无法得到保障。针对一系列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我们可以从健全信息公开立法体系、建立规范的信息公开操作范式以及健全的法规配套措施制度等方面去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3、工程质量把关。由于大量的工程都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甚至是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在工程质量的监控方面,要下功夫。(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02期|作者:周雪光)。(来源《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02期|作者:周雪光)。

软预算约束概述

软预算约束就是指当一个经济组织遇到财务上的困境时,借助外部组织的求助得以继续生存这样一种经济现象,软预算约束对应的是硬预算约束。所谓硬预算约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即经济组织的一切活动都以自身拥有的资源约束为限。

“预算软约束”是Kornai(1980)在分析社会主义经济时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它描述的是社会主义经济中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即不能承诺不去解救亏损的国有企业,这些解救措施包括财*补贴、贷款支持等等。

软预算约束的形成至少有两个主体:即预算约束体和支持体。预算约束体是指那些在以自有资源为限的前提下,如果收不抵支,产生赤字,在没有外部救助的情况下不能继续存在的组织。支持体通常是受控制的,可以直接转移资源来救助陷入困境的预算约束体的组织。在我国国有银行的支持体通常为财*和中央银行,国有企业的支持体通常为财*和国有商业银行。

预算软约束会带来经济中很多的问题,比如企业经理的道德风险、银行的呆坏帐、财*风险等。

战略资产配置
可转债价格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