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根紧缩
银根紧缩
经济术语银根紧缩即紧缩银根,是对经济超常规发展和超高速扩张的适度减速或“刹车”。当市场需要的货币少而流通量大时,人民银行就会酌情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的流通量,这种根据市场需求减少货币流通量的金融调控手段称为紧缩银根。
银根紧缩的影响
1、通过影响宏观经济的发展,间接影响股市
通常而言,紧缩银根对于那些资金需求量大、资产负债率高的行业和企业有着很大的影响,如:房地产、钢铁、汽车等。另外,由于对某些原材料的需求相应减少,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会受到银根的影响,从而对股市的预期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但长期来看,紧缩银根对宏观经济的协调发展还是十分有利的。
2、影响股市的资金供应
由于基础货币的乘数作用,国家对存款准备金的调整,将会对金融流动产生较大影响。基础货币所产生的乘数作用对信贷结构的影响,以及所反映出的管理部门对当前经济形势的认识,都向投资者传递了一种紧缩银根的信号。因此,在短期内,股市资金面上受到的负面影响将是不可避免的。
3、影响人们的心理预期
由于国家对货币*策的调整,使投资者感觉到当前的货币*策偏紧,这对众多证券机构的操作和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都会有极大的影响。另外,如果央行不能控制货币供应与信贷规模的增速,那么央行就有可能普调准备金率或通过利率手段进行调节。这样一来,未来的货币供应量增速就一定会下降。市场一旦有了这样的预期,人们就会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减少、撤回投资。
4、影响银行类等上市公司
央行货币*策调控的信号迫使某些银行,尤其是那些资本充足率较低,资产质量不太好的银行,收缩信贷,控制风险。央行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率,将对银行的信贷扩张计划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紧缩银根对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不容小觑,因此,何时紧缩银根是一个需要谨慎考虑的问题。
银根紧缩相关术语解释
银根一词往往被用来借喻中央银行的货币*策。中央银行为减少信贷供给,提高利率,消除因需求过旺而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所采取的货币*策,称为紧缩银根。反之,为阻止经济衰退,通过增加信贷供给,降低利率,促使投资增加,带动经济增长而采取的货币*策,称为放松银根。
货币是指任何一种可以执行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延期支付标准和完全流动的财富储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做是货币;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