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干预
直接干预
国际金融学术语直接干预也称为直接行动,是指中央银行以“银行的银行”身份,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施以合理的干预。
直接干预的方式
中央银行直接干预的方式有:
直接限制放款的额度;直接干涉商业银行对活期存款的吸收,对业务经营不当的银行拒绝再贴现,或采取高于一般利率的惩罚性利率;明确规定各家银行的放款或投资的范围,以及放款的方针;等等。
直接干预方式和效果
中央银行的直接干预方式和效果,会因市场的反应而有所不同,具体来说:
(1)在重要的压力位或支撑位附近进行干预比较容易产生效果。此处所进行的有限干预,其效果可能相当于走势明确时的大量干预。
(2)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由于这些因素对汇市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会十分有效。
(3)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或偏低,是由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货币*策决定的,那么,中央银行的干预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
(4)数国中央银行联合进行干预,会对汇率市场造成重大的影响。如果此时交易者所设定的止损单被触发,市场就可能朝另一个方向发展,至少暂时如此。
(5)如果中央银行希望本国货币汇率以稳定的方式贬值,可能需要同时在买、卖两方面进行干预。即:为了缓和贬值速度,要在某些时候买进,而后在某些时候再卖出。
(6)干预并不代表真正的市场供求。如果中央银行通过商业银行的渠道进行干预,则不泄漏交易来源,可以让市场误以为它们代表真正的供求变化,否则干预效果不好。
(7)当市场预期中央银行可能干预时,会出现盘整走势,因为交易者担心所建立的头寸将因为干预而发生亏损。然而干预行为一旦实际发生,市场常会呈现“利空出尽是利好”的涨势。
央行外汇市场干预
央行外汇市场的干预,是指:“货币当*在外汇市场上的任何外汇买卖,以影响本国货币的汇率”,其途径可以是用外汇储备、中央银行之间调拨,或官方借贷等。其实,要真正认清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实质和效果,还必须认清这种干预对该国货币供应及*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