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储蓄效应
导读:强制储蓄效应 金融学术语 强制储蓄效应是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之一,是指在支出不变时由于物价上涨而减少住户部门的实际消费和储蓄。在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形下,若
强制储蓄效应
金融学术语强制储蓄效应是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之一,是指在支出不变时由于物价上涨而减少住户部门的实际消费和储蓄。在经济已经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的情形下,若向与中央银行借债,这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投资需求。而采用扩张货币的*策,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的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等于被强制储蓄了。
储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居民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部分。
强制储蓄效应的含义分析
这里的储蓄是指用于投资的货币积累。在通常情况下,的储蓄是用税收的方法筹集并用于投资,那么这部分储蓄是来自家庭和企业部门的储蓄,从而全社会的储蓄总量不变。如若向中央银行举债,从而造成直接或间接增发货币,这就会强制增加全社会的储蓄总量,结果将是物价上涨。在公众名义收入不变条件下,按原来的模式和数量进行消费和储蓄,两者的实际额均随物价的上涨而相应减少,其减少部分大体相当于运用通货膨胀实现强制储蓄的部分。
上面的分析是基于这样的假定,即经济已达到充分就业水平。因此,用扩张货币的*策来强制储蓄会引起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如果尚未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生产要素闲置,这时扩张有效需求,虽然也是一种强制储蓄,但不会引发物价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