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是反映客观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用绝对数表示,也称绝对指标。例如,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的人口数、耕地面积等都是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是认识总体现象的基本指标,也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一般是由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计算出来的,是总量指标的派生指标。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系的总量指标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之间的数量对比关系。它以相对数的形式表现为百分数、千分数、系数、倍数、成数及翻番数等,也可以用复合单位表示,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示。
平均指标:平均指标是反映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如职工的平均工资、平均年龄。
总量指标的分类
总量指标主要有三种分类:
一是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单位总量反映的是总体单位数的多少;总体标志总量反映的是总体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的多少。例如,将河北省统计*作为一个整体,统计*的全体职工总数就是总体单位总量;全部职工的工资总额就是总体标志总量。
二是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反映统计总体在一段时间内发展的总量,例如产品产量、商品销售额。时点指标反映统计总体在某一时刻状态上的总量,例如人口数、商品库存总额、固定资产原值。时期指标的数值可以连续计算,各时期的数值可以直接相加,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的数值不能连续计算,其数值大小与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
三是总量指标按采用的计算单位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指标。
实物指标是根据事物的自然属性和特点采用实物单位计量的指标。包括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和标准实物单位,例如,人口以“人”为单位、粮食以“吨”为单位、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为单位等等。实物指标的主要特点是能够直接反映现象的具体内容和使用价值,从而具体地表明事物的规模和水平。但是该指标在使用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限性,即缺乏不同类产品或商品的综合性能。因此,不能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
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如增加值、销售收入等。价值指标具有广泛的综合性和概括性,可以综合反映客观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
劳动指标是以劳动时间为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如出勤工日、定额工时。该指标主要在企业范围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