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跌幅限制
涨跌幅限制
涨跌幅限制是指证券交易所为了抑制过度投机行为,防止市场出现过分的暴涨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规定当日的证券交易价格在前一个交易日收盘价的基础上上下波动的幅度。
股票价格上升到该限制幅度的*高限价为涨停板,而下跌至该限制幅度的*低限度为跌停板。涨跌幅限制是稳定市场的一种措施。
涨跌幅限制的作用
涨跌幅限制的作用是双面的移动平均线的作用,积极方面的作用成本均线的作用在于:
涨跌幅限制设定了涨停板和跌停板,将风险严格控制在了一定范围内,可以防止市场出现过度的波动。另外,涨跌幅限制提供了一个冷却期,能使市场暂时保持平静。这样投资者便有足够的时间来消化市场信息,合理分析进而采取正确的交易措施,从而使股票价格趋于其内在价值,有利于证券的价格发现。
涨跌幅限制的弊端
很多研究人士认为,涨跌幅限制不但不能减少波动,反而会引起波动在涨跌停后的较长一段时期内蔓延,也就是说,涨跌停后至少几个交易日的波动是增加的。
涨跌幅限制预先设定了价格上下运动的范围,一旦涨跌停发生,交易通常不活跃甚至不能成交。这相当于涨跌停板阻碍了价格运动,证券价格必须等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继续朝着它们的真实价格方向运动,从而导致了价格发现被延迟。
我国股票涨跌幅限制规则
我国A股涨跌幅限制规则具体如下:
1、对于创业板和科创板个股,在上市前五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第六个交易日起涨跌幅限制为20%。
2、根据《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规定,注册制后,主板新股前五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第六个交易日起,个股实行10%的涨跌幅限制。
3、创业板块和科创板的st股票涨跌幅限制为20%,其它板块的st股票涨跌幅限制为5%。
同时,一些股票存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不受涨跌幅限制:
1、股改股票(S开头,但不是ST)完成股改,复牌首日;
2、增发股票上市当天;
3、股改后的股票,达不到预计指标,追送股票上市当天;
4、某些重大资产重组股票比如合并之类的复牌当天;
5、退市股票恢复上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