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劳动力核算

导读:人口和劳动力核算 人口和劳动力核算反映核算期内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状况以及生产中劳动投入情况。通过对劳动投入的标准化测度,为计算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基础信

人口和劳动力核算

人口和劳动力核算反映核算期内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资源状况以及生产中劳动投入情况。通过对劳动投入的标准化测度,为计算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提供基础信息。

人口和劳动力核算的基本结构

人口和劳动力核算包括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核算表和劳动投入核算表。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核算表反映核算期初和期末我国人口和劳动力资源总量、结构及变动情况。表的主栏为人口及劳动力期初、期末存量及当期的变化量;宾栏为总人口及按城乡和劳动年龄分组,其中,劳动年龄人口又按就业人口、失业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分组。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核算表有关概念与指标解释如下:

总人口指我国核算期末的所有常住人口。其中,16周岁以上人口为劳动年龄人口,可以划分为劳动力人口和非劳动力人口两类。

劳动力人口指在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生产活动的常住人口。包括就业人口和失业人口。

就业人口指在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生产活动的人员。具体指年满16周岁,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在调查周内从事了1小时(含1小时)以上劳动的人员;或由于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但有工作单位或场所的人员;或由于季节性歇业、单位不景气放假等原因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但不满三个月的人员。

失业人口指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但没有工作,正在寻找工作且马上可以开始工作的人员。

人口与劳动力资源核算表中指标间关系如下:

劳动力人口=就业人口+失业人口

失业率=失业人口÷劳动力人口

劳动投入核算表反映核算期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就业人口和实际工作时间。主栏为三次产业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宾栏为就业人口、人均实际工作小时和核算期实际工作总工时。

  劳动投入核算表有关概念与指标解释如下:

劳动投入可以用就业人数粗略估算,但为了更加准确地反映劳动投入,通常需要根据不同劳动投入的特点进行标准化测度,即根据分行业就业人数和人均实际工作时间对劳动投入计算实际工作总时间。

实际工作总时间指劳动力从事货物和服务生产活动所使用的时间。具体包括:直接时间,即在任何地点为完成工作职责而使用的时间;相关时间,包括等待工作指令时间、因公外出时间、工作培训时间以及完成协议中列出的其他任务所使用的时间;停工时间,包括工人可以工作但由于暂时的技术、材料和经济性质等原因而不能开工的时间;休息时间,包括短休和茶歇等时间。

劳动投入核算表中指标间关系如下:

实际工作总工时=核算期平均就业人口×人均实际每天工作小时×核算期实际天数

生产率核算

生产率核算反映劳动力、资本、技术进步等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主要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等指标。

劳动生产率反映经济总体或分行业劳动力单位时间的产出效率,等于一定时期内经济总体或某一行业的增加值与劳动投入的比值。

全要素生产率反映了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长之外的其他要素对产出的影响,主要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

劳动消耗
需役地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