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
所有权优势又称“竞争优势”或“垄断优势”、“所有权特定优势”,它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是指企业具有的组织管理能力、金融融资方面的优势、技术方面的特点和优势、企业的规模与其垄断地位及其他能力,这些优势组成了企业比投资所在国公司更大的优势,可以克服在国外生产碰到的附加成本和制度风险。这主要表现为企业所拥有的某些无形资产,特别是专利、专有技术和其他知识产权。简单地说就是指企业拥有或掌握某种财产权和无形资产的优势。
所有权优势的内容
所有权特定优势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独占无形资产所产生的优势,另一是企业规模经济所产生的优势。
所有权特定优势的主要内容。包括:①技术优势,又包括技术、信息、知识和有形资本等;②企业规模优势,又包括垄断优势和规模经济优势;③组织管理能力优势;④金融优势(包括货币)。
跨国公司拥有所有权优势的意义
跨国公司之所以愿意并能够发展海外直接投资,是因为跨国公司拥有了当地竞争者所没有的所有权特定优势、将所有权特定优势内部化的能力和区位特定优势等三个比较性优势。前两个是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后者是充分条件。这三种优势及其组合,决定了一个公司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到底选择哪一种活动形式。
如果一个公司独占所有权特定优势,则只能选择技术转移这个方案进行国际经济活动;如果具备了所有权特定优势,又具备内部化优势,则可出口;如果三个优势都具备,就可对外直接投资。
所有权优势和内部化优势的比较
内部化优势:企业追求利润*大化,所以当生产要素特别是中间产品市场不完全时,中间产品交易成本上升,会降低企业利润,企业出于对利润的追求,很可能采取措施(如兼并上游供应商)使外部市场变成内部市场,从而降低成本。
所有权优势:指企业自己要具备研发能力、具备相关技术。区位优势:企业可以找到合适的投资地点。总结就是企业把自己拥有所有权的生产技术,投资到国外*合适的地点,在该地点展开经营、内部化,*后获得全球市场的竞争优势。
术语解释
国际生产折衷理论以战后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日益合流为起点,主张用统一的国际经济活动、实证的分析方法来解释战后跨国公司国际生产格*和变化,建立国际生产的统一的综合的理论。
无形资产(Intangible Assets)是指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无形资产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无形资产包括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专利权、商标权等,因为它们没有物质实体,而是表现为某种法定权利或技术。
知识产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是从事智力创造性活动取得成果后依法享有的权利。通常分为两部分,即“工业产权”和“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