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是以报告期水平与其前一期水平对比(相邻期间的比较),所得到的动态相对数,表明现象逐期的发展变动程度。环比分为日环比、周环比、月环比和年环比等。如计算一年内各月与前一个月对比,即2月比1月,3月比2月,4月比3月……12月比11月,说明逐月的发展程度。
发展速度是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比,反映报告期水平已发展到(或增加到)基期水平的若干倍(或百分之几)。若发展速度大于1,则表示该指标是发展的;若发展速度小于1,则表示该指标是缩减的或者说是下降的。
计算发展速度时应根据不同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目的,选择进行对比的基期。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发展速度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
环比发展速度的特点
环比速度的特点:一是能够及时准确反应经济活动的转折点。环比速度序列可以按时间顺序连续的反映每个季度或月度比前一个季度或月度的变动情况,与同比速度比较,能够及时准确的反映一个序列变动中的转折点。二是环比速度是一个调整结果。环比速度是通过季节调整模型对原始序列进行调整,得到消除季节因素的调整序列后求得的结果。三是环比速度的数据修订次数多。某一时期的环比速度在实践中通常会被多次修改。四是同一时期的环比速度与同比速度可能差异很大。
环比发展速度的使用
要客观地认识和使用环比速度。一是计算环比速度,并不意味着抛弃同比速度,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面的反映变动情况。在初期可能以同比速度为主比较好。因为这与历史数据容易衔接、与人们的习惯比较接近。二是某一时期的环比速度数据会有多次修订,尽管修订可能是微小的,但修订变动会是一种常态。三是环比速度不是一个真实发生的速度,而是在假定条件下的可能速度。这样的速度,准确性不是它的理想特征,它是在季节调整方法选择和准确的之间权衡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