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五裂
导读:四分五裂的意思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
四分五裂的意思
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魏南与楚而不与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是韩攻其西;不亲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补语;用于*治等。
例子:故其端起于大夫士之怙私,而其祸可至于亡国灭种,四分五裂,而不可收拾。(严复《论世变之亟》)
正音:“分”,读作“fēn”,不能读作“fèn”。
辨形:“裂”,不能写作“烈”。
辨析:“四分五裂”和“支离破碎”;都有“不完整的意思。但“四分五裂”偏重于“分裂;分散;”形容不能统一;“支离破碎”偏重于“零乱;不完整”损失很大。
歇后语: 1. 一个西瓜切九半 —— 四分五裂 2. 一个碟子摔九块 —— 四分五裂
谜语: 一块变九块 (谜底:四分五裂)
故事: 战国后期,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后日益强大,其他诸侯国害怕秦国强大就采取“合纵”的办法联合抗秦。秦惠王任用魏国人张仪为相,到各国宣扬“连横”的策略,离间六国,威胁和引诱六国依附秦国。在张仪的活动下,六国联盟马上四分五裂。
近义词:七零八落、土崩瓦解、分崩离析、瓜剖豆分、支离破碎、一盘散沙
反义词:金瓯无缺、万众一心
总结
四分五裂,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sì fēn wǔ liè)。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四分五裂意思是:形容不完整;不集中;不团结;不统一。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一》。一般作谓语、补语,用于*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