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得患失

导读:患得患失的意思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

患得患失的意思

患:忧虑。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

出处:春秋・孔子《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也作状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1. 既无“患得患失”的念头,心情也自然安泰,决非欲“骗人安心,所以这样说”的:切祈明鉴为幸。(《两地书》六0)2. 宋·胡宏《胡子·知言》:“小人之游世也以势利,故患得患失,无所不为。”3. 明·李贽《焚书·答邓明府》:“不可贪位慕禄也,不可患得患失也。”4. 现代·王朔《我是你爸爸》:“他差不多开始恨自己了,恨自己的腼腆、羞涩、患得患失。”5. 现代·王安忆《叔叔的故事》:“他还难免会有患得患失的心理,惟恐选择的这—样东西其实并不对他合适,而旧有的已经失不再来了。”

正音:“得”,读作“dé”,不能读作“dě”。

辨形:“患”,不能写作“幻”;“失”,不能写作“矢”。

谜语: 病愈 (谜底:患得患失)

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经常与学生讨论为人的问题,他说:可鄙的庸俗低级的家伙不能与之同事,当他没得到权势或好处时,他生怕得不到就想方设法得到。而当他得到时,却又怕丢失掉。像这样的人都是利欲熏心,处处为个人打算,什么坏事都能干得出来。

近义词:斤斤计较、自私自利、锱铢必较

反义词: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宠辱不惊

总结

患得患失,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uàn dé huàn shī)。ABAC式组合,联合式结构,患得患失意思是:没有时怕得不到;得到后;又恐怕失去。指对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出自春秋・孔子《论语・阳货》。一般作谓语、定语、也作状语、补语,含贬义。

化险为夷
昏天黑地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