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之蛙
导读:井底之蛙的意思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
井底之蛙的意思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用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例子:井底之蛙,所见不大;萤火之光,其亮不远。(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十五回)
正音:“蛙”,读作“wā”,不能读作“wá”。
辨形:蛙,右部是“圭”,不是“籣”。
辨析:“井底之蛙”和“坐井观天”;都含有“眼界狭隘;见识短浅”的意思。但“井底之蛙”比喻眼界狭小的人;“坐井观天”比喻眼界狭小;所见的不多。
歇后语: 井底的癞蛤蟆 —— 井底之蛙
谜语: *没见识的人 (谜底:井底之蛙)
故事: 很久以前,一只生活在废井里从没有跳出井来的青蛙,有吃有喝,觉得很满足。一天他好奇问路过的海龟天有多大。海龟告诉他天是如何如何广阔,青蛙不能理解海龟所描述的,总认为天只不过井口那么大。
近义词:坐井观天、管中窥豹、管窥蠡测、牖中窥日、一孔之见
反义词:见多识广、高瞻远瞩、博古通今
总结
井底之蛙,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jǐng dǐ zhī wā)。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井底之蛙意思是: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短浅的人。出自战国・庄子《庄子・秋水》。一般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