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形于色

导读:喜形于色的意思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北史・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用法:主谓

喜形于色的意思

形:表露;色:脸色。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

出处:《北史・高允传》:“允喜形于色,语人曰:‘天恩以我笃老,大有所赉,得以赡客矣。’”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

例子:章奇先生喜形于色了。(蒋光慈《短裤*》二)

正音:“色”,读作“sè”,不能读作“shǎi”。

辨形:“于”,不能写作“与”。

辨析:“喜形于色”和“笑容可掬”;都有“脸上流露出喜悦”的意思;但“喜形于色”是发自内心而表露在脸上的喜悦;是表里如一的;“笑容可掬”侧重于面部表情;可能表里如一;也可能为了某种目的;表里不一。

谜语: 笑颜 (谜底:喜形于色)

故事: 南北朝时期,魏国大臣高允深受皇帝的宠爱,在他暮年时期,他坚信自己能活到100岁。一次得了小病,家人给他请大夫看病,他始终坚持料理*务。皇帝派人给他送去很多礼物,估计他活不多久了作为办丧事用。高允喜形于色,认为皇帝对他无微不至。

近义词:眉飞色舞、喜上眉梢

反义词:忧心忡忡、闷闷不乐

总结

喜形于色,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xǐ xíng yú sè)。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喜形于色意思是: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出自《北史・高允传》。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喜从天降
相安无事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