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不守舍
导读:魂不守舍的意思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 管辰《管辂别传》
魂不守舍的意思
舍:住宅;指人的躯体。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
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 管辰《管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精神不集中。
例子: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五回)
正音:“舍”,读作“shè”,不能读作“shě”。
辨形:“守”,不能写作“收”。
辨析:“魂不守舍”和“失魂落魄”;都可形容精神恍惚的样子。不同在于:“魂不守舍”可形容精神不集中;“失魂落魄”语义重;可形容惊慌异常或因受强烈刺激而行动失常。
近义词:失魂落魄
反义词:聚精会神
总结
魂不守舍,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hún bù shǒu shè)。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魂不守舍意思是:灵魂离开了躯体。形容精神恍惚、心神不定。也形容惊恐万分。出自晋・陈寿《三国志・魏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三国・魏 管辰《管辂别传》。一般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精神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