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亡齿寒
导读:唇亡齿寒的意思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
唇亡齿寒的意思
亡:没有。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
出处: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
例子:这两家公司有着多种业务关系,正所谓是唇亡齿寒。
正音:“亡”,读作“wáng”,不能读作“máng”。
辨形:“齿”,不能写作“尺”。
辨析:见“唇齿相依”。
歇后语: 1. 豁牙子过冬 —— 唇亡齿寒 2. 宫之奇假道 —— 唇亡齿寒
谜语: 口无遮挡 (谜底:唇亡齿寒)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为攻打虢国,晋王采纳大将荀息的建议,送晋王的玉石与宝马给虞王,向虞国借道攻虢。虞王不接受宫之奇邻国之间就是嘴唇与牙齿的关系的观点,允许晋国借道攻虢,结果晋灭虢后三年就消灭虞国,夺回宝物。
近义词:休戚相关、巢毁卵破、唇齿相依、辅车相依、覆巢之下无完卵、息息相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反义词:风马牛不相及、风马不接、齿亡舌存、素昧平生、隔岸观火
总结
唇亡齿寒,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chún wáng chǐ hán)。ABCD式组合,紧缩式结构,唇亡齿寒意思是: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两者关系密切;相互依存;利害相关。出自春秋・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一般作谓语、定语,形容国家、人际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