庸人自扰

导读:庸人自扰的意思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 出处:北宋《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例子:他在房里踱了半圈,在门口停下,

庸人自扰的意思

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

出处:北宋《新唐书・陆象先传》:“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例子:他在房里踱了半圈,在门口停下,背对着郑成功,警告似地说:“不要庸人自扰。”(华而实《汉衣冠》三)

正音:“庸”,读作“yōng”,不能读作“yòng”。

辨形:“庸”,不能写作“佣”。

辨析:见“杞人忧天”。

歇后语: 天下本无事 —— 庸人自扰

谜语: 杞人忧天 (谜底:庸人自扰)

故事: 唐朝蒲州刺史陆象先对手下十分宽容,对于犯错的官员他都是批评教育,因此很多人都认为他在怂恿官吏犯错误。一次一个官吏犯了错误,陆象先在批评他,秘书说要体罚,陆象先反对。秘书退下去说:“天下本无事,庸人扰之而烦耳。”

近义词:杞人忧天、替古人担忧

反义词:聊以自慰、智者不惑

总结

庸人自扰,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ōng rén zì rǎo)。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庸人自扰意思是:平庸的人无事生事;自找麻烦。出自北宋《新唐书・陆象先传》。一般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唾面自干
正人君子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