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之度外

导读:置之度外的意思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

置之度外的意思

放在考虑之外(置:放;度:打算;计较)。形容不放在心上。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帝积苦兵间,以嚣子内侍,公孙述远据边陲,乃谓诸将曰:‘且当置此两子于度外耳。’”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含褒义。

例子:七十老翁,死生早置之度外,由他去吧。(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七回)

正音:“度”,读作“dù”,不能读作“duó”。

辨形:“置”,不能写作“知”。

辨析:见“置若罔闻”、“视死如归”。

歇后语: 胸口上搭热敷 —— 置之度外

谜语: 贴肚皮膏 (谜底:置之度外)

故事: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建立*权,他搜罗人才,争取民心,先后把刘永、李宪、卢芳、彭宠、张步、董宪等势力给消灭掉,五郡大将*窦融归附他,只剩下西州大将*隗嚣和蜀中公孙述。他对他们不放在心上,因为他们不能阻止他统一中国。

近义词:置之脑后、置若罔闻、置之不理、漠然置之

反义词:耿耿于怀、念念不忘

总结

置之度外,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zhì zhī dù wài)。ABCD式组合,动宾式结构,置之度外意思是:形容不放在心上。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一般作谓语,含褒义。

志大才疏
专横跋扈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