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导读:愚公移山的意思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
愚公移山的意思
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用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例子:在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
正音:“愚”,读作“yú”,不能读作“yū”。
辨形:“愚”,不能写作“禹”。
谜语: *大的意志 (谜底:愚公移山)
故事: 传说古代有两座大山间住着一个90岁的愚公,他每次出门因大山阻隔,要绕很大的弯子,他把全家人召集起来,要他们用毕生的精力也要搬走太行、王屋两座山,好方便他们进出。他们积极行动,一家人每天不停地挖,他们的精神感动了玉帝。
近义词:有志者事竟成、精卫填海、铁杵磨针、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反义词:半途而废、虎头蛇尾、有头无尾
总结
愚公移山,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ú gōng yí shān)。ABCD式组合,主谓式结构,愚公移山意思是:比喻做事有十分坚强的毅力和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出自《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一般作主语、定语、宾语,含褒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