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耳盗铃

导读:掩耳盗铃的意思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

掩耳盗铃的意思

掩:遮盖;盗:偷。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

出处: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例子:硬把汉奸合法化了,只是掩耳盗铃的笨拙的把戏。(闻一多《谨防汉奸合法化》)

正音:“耳”,读作“ěr”,不能读作“ér”。

辨形:“铃”,不能写作“玲”。

辨析:“掩耳盗铃”和“自欺欺人”;都有“自己欺骗自己”的意思。但“掩耳盗铃”专指“自己欺骗自己”;而“自欺欺人”除了“自己欺骗自己”以外;还有“欺骗别人”的意思。

谜语: 聆 (谜底:掩耳盗铃)

故事: 从前有个小偷发现人家家门口挂着一口很大的铜钟,他想偷但一个人搬不动,想把他敲碎卖碎铜,担心敲钟时别人听到声音而偷不成,终于想出一个绝妙的主意,就是把自己的耳朵用棉花塞住听不到声音,结果偷窃时被当场逮住。

近义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

反义词:开诚布公

总结

掩耳盗铃,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yǎn ěr dào líng)。ABCD式组合,连动式结构,掩耳盗铃意思是:把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欺欺人。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自知》。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一窍不通
户枢不蠹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