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汤蹈火

导读:赴汤蹈火的意思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奋

赴汤蹈火的意思

赴:去;走向;汤:开水;蹈:踩。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

出处: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比喻奋不顾身。

例子:有三个人,义胆包身,武艺出众,敢赴汤蹈火,同死同生。(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

正音:“赴”,读作“fù”,不能读作“pū”;“蹈”,读作“dǎo”,不能读作“tāo”。

辨形:“蹈”,不能写作“滔”、“倒”。

辨析:“赴汤蹈火”和“出生入死”;都表示“不顾艰险、奋不顾身的精神”。但“出生入死”偏重在冒随时死去的危险;一般用来表示不顾个人生命危险;在程度上重于“赴汤蹈火”;“赴汤蹈火”偏重在不畏艰险;一般用来表示决心和愿望。

谜语: 烫 (谜底:赴汤蹈火)

故事: 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看到各地诸侯势力日益膨胀,威胁中央*权,建议汉景帝削减他们的势力,防止他们作乱,因此得罪了诸侯。晁错父亲劝晁错注意明哲保身,晁错说:“只有大家赴汤蹈火,才能保家卫国。”

近义词:出生入死、肝脑涂地、粉身碎骨、奋不顾身

反义词:畏缩不前、贪生怕死

总结

赴汤蹈火,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fù tāng dǎo huǒ)。ABCD式组合,联合式结构,赴汤蹈火意思是:投入沸水;踏上烈火。比喻奋不顾身;不避艰险。出自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一般作谓语,比喻奋不顾身。

斩将搴旗
勇冠三军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