骚动
骚动的拼音
[sāo dòng]
骚动 是什么意思
1.动荡,不安宁。2.特指动乱,变乱。3.犹噪动。4.骚扰;搅扰。
骚动 详细意思解释
扰乱不安。《孙子.用闲》:「日费千金,内外骚动。」《三国演义.第六回》:「丞相若欲迁都,百姓骚动不宁矣。」
网络解释释义
骚动《骚动》是1990年上映的香港电影。由丁刚导演,朱宝意、朱永滕主演。该片讲述了阿嫚是个牧场女主人,就近开了一家小吃店。丈夫寇桑是个伐木监工出身,因丈夫的性无能使她唯一生孩子的希望都无法实现,生活过的枯燥无味。骚动 (汉语词汇)骚动,汉语词汇。拼音:sāo dòng释义:1、动荡,不安宁。 2. 特指动乱,变乱。3. 犹噪动。4. 骚扰;搅扰。受某种原因或情绪感染,在人群中或人的心里产生的不安定的波动。
骚动近义词
扰攘骚扰动乱侵犯扰乱纷扰滋扰侵扰
骚动反义词
平静安定
骚动造句例句
1、他的讲话引起会场里一阵骚动。
2、反动分子冲过来,人群也立即骚动起来。
3、这是一片广袤无垠的草原,夏夜的星空熠熠生辉,只剩下原始的骚动与聒噪,这美妙的一切,充满了魅力与生气。
4、老虎下山的消息使整个山村骚动起来。
5、他在演讲台上勇敢地道出了实情,引起了台下一阵骚动。
6、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
7、在四月的末梢,生命正在酝酿着一种芳醇的变化,一种未能完全预知的骚动。
8、教防身术的讲师刚登上讲台,全场的群眾就一阵骚动,争相一睹这位三头六臂的女警官。
9、一只小松鼠,引起了全班同学的骚动。
10、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相守数年,以争一日之胜,而爱爵禄百金,不知敌之情者,不仁之至也,非民之将也,非主之佐也,非胜之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