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案

导读:詩案的基本信息
拼音:shī àn注音:ㄕ ㄢˋ繁体:詩案
诗案 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 如: 宋 熙宁 九年(公元1076年), 苏轼 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史称“

詩案的基本信息

拼音:shī àn

注音:ㄕ ㄢˋ

繁体:詩案

诗案 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 如: 宋 熙宁 九年(公元1076年), 苏轼 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史称“乌台诗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首引》:“蓦地狱成诗案,幸 子由 申救,远谪 黄州 。” 清 吴廷华 《题杜文贞公小像》诗:“披图恍遇山泽癯,聊存诗案明其诬。”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螫百倍。”

意思解释释义

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如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史称\"乌台诗案\"。

网络相关解释

诗案

因作诗而获罪的案件

如:宋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苏轼因作诗而入狱,继而被贬。见《宋史·苏轼传》。这次事件,史称“乌台诗案”。明陈汝元《金莲记·首引》:“蓦地狱成诗案,幸子由申救,远谪黄州。”清吴廷华《题杜文贞公小像》诗:“披图恍遇山泽癯,聊存诗案明其诬。”章炳麟《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况于廷杖虽除,诗案史祸,较诸廷杖,*螫百倍。”

召发
典謨訓誥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