搢笏
导读:搢笏的 拼音[jìn hù]搢笏 是什么意思1.亦作\"搢忽\"。2.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3.引申指朝见。搢笏 详细意思解释把笏版插在腰带上。
搢笏的 拼音
[jìn hù]
搢笏 是什么意思
1.亦作\"搢忽\"。2.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3.引申指朝见。
搢笏 详细意思解释
把笏版插在腰带上。《新唐书.卷一二六.张九龄传》:「故事:公卿皆搢笏于带,而后乘马。」
网络解释释义
搢笏古代官员的官服,没有口袋,于是将笏直接插在腰带上,叫“搢笏”。《墨子·公孟》就有公孟子搢笏而见墨子的描写:“公孟子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毕沅校注:“忽即笏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