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级作业
导读:设施级作业 管理会计术语 设施级作业,是指为提供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基本能力而实施的作业。该类作业是开展业务的基本条件,其使所有产品(或服务)都受益,但与产量或销量无关。包括管
设施级作业
管理会计术语设施级作业,是指为提供生产产品(或服务)的基本能力而实施的作业。
该类作业是开展业务的基本条件,其使所有产品(或服务)都受益,但与产量或销量无关。包括管理作业、针对企业整体的广告活动等。
作业概述
含义:指企业基于特定目的重复执行的任务或活动,是连接资源和成本对象的桥梁。
特征:
1.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联动的实体
2.作业贯穿产品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可以视为一项作业,包括企业内部和连接企业外部的各种作业。
3.作业应当可以量化。
分类:
1.按消耗对象分:
主要作业:被产品、服务或顾客等*终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次要作业:被原材料、主要作业等介于中间地位的成本对象消耗的作业
2.按受益对象、层次和重要性分:
产量级作业、批别级作业、品种级作业、顾客级作业和设施级作业;
3.按对企业价值创造的作用分:
增值作业、非增值作业
作业认定:
作业认定,是指企业识别由间接或辅助资源执行的作业集,确认每一项作业完成的工作以及执行该作业所耗费的资源费用,并据以编制作业清单的过程。
作业认定的内容主要包括对企业每项消耗资源的作业进行识别、定义和划分,确定每项作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作用、同其他作业的区别以及每项作业与耗用资源之间的关系。
作业认定一般包括以下两种形式:
(一)根据企业生产流程,自上而下进行分解。
(二)通过与企业每一部门负责人和一般员工进行交流,自下而上确定他们所做的工作,并逐一认定各项作业。
企业一般应将两种方式相结合,以保证全面、准确认定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