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现负债

导读:贴现负债 贴现负债的含义贴现负债是指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入的资金。贴现负债在会计实务中也指“贴现负债”会计科目。贴现负债属于银行专用的负债类科

贴现负债

贴现负债的含义

贴现负债是指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入的资金。

贴现负债在会计实务中也指“贴现负债”会计科目。贴现负债属于银行专用的负债类科目,借贷方科目表示借减贷增,借方科目反映贴现票据的票面金额;贷方科目反映企业申请贴现实际收到的金额。

上述商业票据是指由金融公司或某些信用较高的企业开出的无担保短期票据。不同于非商业票据,商业票据的可靠程度依赖于发行企业的信用程度,可以背书转让,可以贴现。

商业票据的期限在一年以下,利率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商业票据可以由企业直接发售,也可以由经销商代为发售。但对出票企业信誉审查十分严格。如由经销商发售,则它实际在幕后担保了售给投资者的商业票据,商业票据有时也以折扣的方式发售。

贴现负债的会计处理

2021 贴现负债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办理商业票据的转贴现等业务所融入的资金。

二、本科目可按贴现类别和贴现金融机构,分别“面值”、“利息调整”进行明细核算。

三、贴现负债的主要账务处理。

(一)企业持贴现票据向其他金融机构转贴现,应按实际收到的金额,借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贴现票据的票面金额,贷记本科目(面值),按其差额,借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二)资产负债表日,按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借记“利息支出”科目,贷记本科目(利息调整)。

(三)贴现票据到期,应按贴现票据的票面金额,借记本科目(面值),按实际支付的金额,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按其差额,借记“利息支出”科目。存在利息调整的,也应同时结转。

四、本科目期末贷方余额,反映企业办理的转贴现等业务融入的资金。

贴现负债会计分录

1、银行持贴现票据向其他金融机构转贴现时,应做以下分录:

借: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贷:贴现负债——面值

2、资产负债表日,按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做以下分录:

借:利息支出

贷:贴现负债——利息调整

3、贴现票据到期时:

借:贴现负债——面值

利息支出

贷:存放中央银行款项

票据贴现利息的计算

1、贴现利息=贴现金额x贴现利率x贴现期限

贴现天数=贴现日到票据到期日实际天数-1(纸票异地贴现一般需要加3天在途时间,遇到节假日还需顺延天数)

实收金额=票面金额-贴现利息

2、年息计算方式:票面金额*年利率/360天*计息天数(贴现日与到期日的天数)

3、月利率方式:票面金额*月利率/30天*计息天数(贴现日与到期日的天数)

无息票据贴现利息=贴现利息=票面面值*贴现利率*贴现时间(贴现利率与贴现时间的单位要一致)

带息票据贴现利息=票面到期值*贴现利率*贴现时间(票面到期值=票面价值*票面利率*票据期限)

贴现和转贴现

贴现:是指持票人在票据到期日前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银行、财务公司,由其扣除一定利息后,将约定金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

转贴现:是指持有票据的银行、财务公司在票据到期日前将票据权利背书转让给其他银行、财务公司,由其收取一定利息后,将约定金额支付给持票人的票据行为,转贴现分为买断式和回购式。

贴现票据介绍

可以贴现的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指的是持票人将未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转让给票据营业部,票据营业部在扣除贴现利息后将票款付给持票人。

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指的是持票人将未到期并确认该承兑人是已经中国工商银行授信的票据,转让给票据营业部,票据营业部在扣除贴现利息后将票款付给持票人。

补计式余额调节法
会计结账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