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置费用
弃置费用
弃置费用通常是指根据国家法律和行*法规、国际公约等规定,企业承担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等义务所确定的支出。弃置费用仅适用于特定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比如,石油天然气企业油气水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核电站核废料的处置等。
弃置费用的会计处理
弃置费用的金额与其现值比较,通常相差较大,需要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对于这些特殊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准则,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计入财务费用。会计分录如下:
借:固定资产
贷:预计负债
在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内,按照预计负债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费用,应当在发生时计入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预计负债
由于技术进步、法律要求或市场环境变化等原因,特定固定资产的履行弃置义务可能发生支出金额、预计弃置时点、折现率等变动,从而引起的预计负债变动,应按照以下原则调整该固定资产的成本:
①对于预计负债的减少,以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限扣减固定资产成本。如果预计负债的减少额超过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超出部分确认为当期损益。
②对于预计负债的增加,增加该固定资产的成本。
按照上述原则调整的固定资产,在资产剩余使用年限内计提折旧。一旦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结束,预计负债的所有后续变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损益。
一般工商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报废清理费用,不属于弃置费用,应当在发生时作为固定资产处置费用处理。
借:固定资产清理
贷:银行存款
弃置费用与处理费用的区别
弃置费用与处理费用的区别体现在:
1、适用对象不同。弃置费用仅适用于特定行业的特定固定资产,比如石油、天然气企业油气水井及相关设施的弃置、核电站核废料的处置等。而处理费用主要适用于一般工商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所产生的报废清理费用;
2、处理方式不同。产生弃置费用时,企业应当按照现值计算确定应计入固定资产成本的金额和相应的预计负债,借记“固定资产”科目,贷记“预计负债”科目,并计算确定使用寿命内各期应负担的利息费用。而产生清理费用时,则借记“固定资产清理”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