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
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在具体应用时,对资产负债表调整变化年度的年初数,对利润表调整变化年度的上年数。这里需要明确一下,如果会计*策变更发生在本期,而发生变更的事项涉及本期之前的好多期,资产负债表的调整*后都一并反映在本期的年初数;而由于利润表只列报本年发生额和上年发生额,调整只涉及上年发生额,上年之前的期间不再调整。
采用追溯调整法时,需要将会计*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进行调整列报前期*早的期初留存收益,对于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
追溯调整法的会计处理步骤
追溯调整法在会计处理时有四个步骤,具体如下:
1、计算确定会计*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会计*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留存收益包括当年和以前年度的未分配利润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提取并累积的盈余公积。调整期初留存收益是指对期初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两个项目的调整。
2、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即将累计影响数及相关项目记录到变更年度中。
3、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企业在会计*策变更当年,应当调整资产负债表年初留存收益,以及利润表上年数栏有关项目。
4、附注说明
追溯调整法和当期调整法的比较
追溯调整法和当期调整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当期调整法一般适用于一般会计变更,而重大会计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
当期调整法是将变更的累积影响全部在变更当期确认和处理,不影响前期也不涉及后期。主张当期调整法的理由是,会计变更是变更当期的会计事项,与以前年度无关。企业前期采用的会计*策、会计估计本身是正确的,只是因新准则、法规的要求或经营情况的变化等而采用新*策、新估计,故会计变更的影响只应在变更当期确认和处理,而不应调整前期项目。
财务调账的基本方法
追溯调整法是财务调账的基本方法之一,调账的5个基本方法包括:
1、追溯调整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策时,假设该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就开始采用新的会计*策并以此对相关项目调整的方法。
2、未来适用法: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策时,假设新会计*策适用于变更当期及未来期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时所调整的方法。
3、红字更正法:指记账凭证的会计分录或金额发生错误且已入账后,填制相同内容的红字凭证然后冲销原有错误记录,并用蓝字填制正确的记账凭证且据以入账的方法。
4、补充登记法:指将少填的金额用蓝字填制一张记账凭证,并在“摘要”栏内注明“补充第×号凭证少计数”,并据以登记入账的方法。
5、不能按错误额直接调整的调整方法:指通过审查出纳税错误数额,然后根据是否需要计算分摊的情况直接调整利润账户或将错误数额分别摊入相应的有关账户内的方法。
术语解释
会计*策,是指企业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时所采用的具体原则、方法和程序。只有在对同一经济业务所允许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多种选择时,会计*策才具有实际意义,因而会计*策存在一个“选择”问题。企业所选择的会计*策,将构成企业会计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
财务报表,是指在日常会计核算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方法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特定时期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状况的书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