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现金流量
经营现金流量
经营现金流量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
经营现金流量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营运活动以及与此相关的生产性资产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代表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部成果,是“企业生产的现金”,因此又称为“实体经营现金流量”简称实体现金流量。
经营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
经营现金流量的计算公式为:经营现金流量=税后净经营利润+折旧=(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其中:
折旧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固定资产而使其损耗导致价值减少仅余一定残值,其原值与残值之差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摊,是固定资产折旧。
营业收入指企业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生产经营活动形成的经济利益流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付现成本通常为企业在经营期以现金支付的成本费用:具体包括现金购买的原材料、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经营现金流量的说明
经营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自身的造血功能。当经营现金流量较大时,表明企业经营处于良性状态,经营资金的需求压力较小;相反,当经营现金流量较小、甚至为负数时,表明企业存在潜在的经营风险。
经营现金流量和投资现金流量和筹资现金流量的联系
现金流量可分为三类,分别是经营现金流量、投资现金流量和筹资现金流量都属于现金流量,三者都是现金流量的一种,具体解释如下:
1、经营现金流量指直接进行产品生产、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的活动,它们是企业取得净收益的主要交易和事项。
2、投资现金流量是指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
3、筹资现金流量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
术语解释
现金流量是现代理财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按照现金收付实现制,通过一定经济活动(包括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和非经常性项目)而产生的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总量情况的总称。即:企业一定时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