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分摊协议管理

导读:成本分摊协议管理 成本分摊协议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对企业与其关联方签署的成本分摊协议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审核评估和调查调整等工作的总称。 成

成本分摊协议管理

成本分摊协议管理是指税务机关按照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对企业与其关联方签署的成本分摊协议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审核评估和调查调整等工作的总称。

成本分摊协议管理适用主体

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的关联企业。

成本分摊协议管理*策规定

企业与其关联方签署成本分摊协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自行分摊的成本不得税前扣除:

1.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和经济实质;

2.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3.没有遵循成本与收益配比原则;

4.未按有关规定备案或准备、保存和提供有关成本分摊协议的同期资料;

5.自签署成本分摊协议之日起经营期限少于20年。

成本分摊协议管理适用条件

企业与其关联方共同开发、受让无形资产,或者共同提供、接受劳务协议中的成本,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未按照独立交易原则进行分摊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成本分摊协议管理热点问答

一、企业与其关联方签订(变更)成本分摊协议,应向税务机关提供哪些资料?

企业应自与关联方签订(变更)成本分摊协议之日起30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成本分摊协议副本。企业与其关联方签订(变更)成本分摊协议,即意味着与其关联方发生了关联业务往来,无论该协议执行与否,均应在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时,就其与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附送《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年度关联业务往来报告表》。

二、企业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是否应经税务机关审核?

企业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无需经过税务机关审核。税务机关将加强对成本分摊协议的后续管理,如果成本分摊协议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和成本与收益相匹配的原则,税务机关将实施特别纳税调查调整。

三、企业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期间,是否应进行补偿调整?

企业执行成本分摊协议期间,参与方实际分享的收益与分摊的成本不配比的,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补偿调整。参与方未做补偿调整的,税务机关将实施特别纳税调查调整。

欠税公告
税收制度设计原则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