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流通税
导读:商品流通税 商品流通税是我国从1953年起对部分商品实行从生产到零售一次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商品流通税的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3年中,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主
商品流通税
商品流通税是我国从1953年起对部分商品实行从生产到零售一次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商品流通税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3年中,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的比重逐年增加,并逐渐向工业化的道路迈进,市场价格趋于稳定,加之对批零差价、地区差价进行合理调整,使得私营企业的利润受到一定制约,因而私营企业向国家缴纳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相对减少。特别是出现了商品深购远销,长距离大调拨、代销、包销、委托加工等经营方式,减少了商品流转的中间环节。这对活跃市场有好的一面,但也使税收收入日益下降。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简化税制,保证国家财*收入,中央人民*务院于1952年12月31日公布《商品流通税试行办法》,选择对国家已经能够大量生产或大量收购的商品,在生产环节征收这种新税——商品流通税。已税商品行销全国,除另有规定外,不再征收附加和其他各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