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管理体制

导读:统计管理体制 统计术语 统计管理体制是指根据《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在统计工作实践中,突出表现为“集中统一领导

统计管理体制

统计术语

统计管理体制是指根据《统计法》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在统计工作实践中,突出表现为“集中统一领导”和“分级分部门负责”两大特性。

统计管理体制指标解读

  “集中统一领导”特性的主要表现

一是国家统计*负责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二是为保障国家、地方、部门统计调查项目明确分工、互相衔接、不得重复,实行统计调查项目审批备案制度。三是国家统计标准是强制执行标准,各类统计调查活动都要执行国家统计标准。四是全国人口普查、农业普查、经济普查等重大国情国力普查,由**院统一领导,**院和地方统计机构和有关部门共同实施。五是国家调查队受国家统计*垂直领导,其机构、编制、干部、业务均由国家统计*垂直管理。六是地方统计机构受本级和上级统计机构双重领导,在统计业务上以上级统计机构领导为主。七是部门统计机构受本级统计机构的业务指导。八是国家统计*组织管理全国统计工作的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国家、地方、部门统计调查中发生的重大统计违法行为;县级以上地方统计机构依法查处本行*区域内发生的统计违法行为;有关部门协助本级统计机构查处统计违法行为。九是县级以上各级统计机构的统计事业费、国家统计事业编制的经费、国家统计*及其直属调查队的各项经费,由中央财*拨付、国家统计*统一管理;重大国情国力普查所需经费,由**院和地方共同负担。

“分级分部门负责”特性的主要表现

一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统计机构依法管理和协调本行*区域内的地方统计工作,对本行*区域内的由其组织实施的国家统计调查及其数据质量负总责,对本行*区域内的地方统计调查及其数据质量负总责,指导本级有关部门统计工作。二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统计机构作为地方的工作部门,其机构、编制、干部等由地方管理。三是县级以上地方各级统计机构完成统计工作所需的经费,由地方列入财*预算;重大国情国力普查中应当由地方负担的经费,由地方列入相应年度财*预算。四是部门统计机构依法组织、管理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统计工作,对本部门负责组织实施的国家统计调查及其数据质量负总责,对本部门统计调查及其数据质量负总责。五是部门统计机构隶属于**院各部门或地方各部门,其机构、编制、干部、经费、业务均由所属部门管理。

我国统计管理体制的发展过程

我国的统计管理体制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建国初期,*务院财*经济委员会设有统计处,后改为统计总处。统计工作分散在各个解放区、各大行*区进行,统计体制从横向上看是分散型的。

1952年

随着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大规模、有计划地开展,成立了国家统计*。1953年1月8日,中央人民*务院发布了《关于充实统计机构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规定“国家统计*为国家统计工作的领导机关,所有财*、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及社会情况等基本统计工作,均由国家统计*负责领导”。这一时期,我国统计工作开始按照集中统一的原则组织和建立,确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统计管理体制。

1958-1976年

这一时期我国统计工作和统计管理体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1958年全国出现大跃进*面,浮夸风蔓延,统计工作受到严重冲击;1962年4月4日,针对当时统计工作存在的严重分散情况,*中央、**院作出了《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即“四四决定”),提出实行“一垂三统”的统计管理体制,即国家统计系统在统计业务上实行垂直领导,在编制、干部、经费上实施统一管理(这一体制未能贯彻执行)。

1978年以后

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统计工作重获生机,进入大发展时期。1978年3月,**院批准恢复成立国家统计*。此后,**院分别于1979年10月和1984年1月发布了《关于加强统计工作充实统计机构的决定》、《关于加强统计工作的决定》,明确了“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1983年12月颁布和199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一步将这一统计管理体制法律化。

我国现行统计管理体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三条规定:“国家建立集中统一的统计系统,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统计管理体制”。

统计管理体制分类

世界各国的统计管理体制因国情不同差异很大。按中央各部门之间的统计功能分工进行分类,统计管理体制可分为集中型、分散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三种类型。集中型统计管理体制,是指中央一级的统计工作基本上都集中在国家的统计机构进行,其他各主管部门一般不负责统计工作,国家的统计机构对全国统计工作实行集中统一的领导。集中型的优点是:可以*大限度地避免重复调查,节约调查经费,减轻统计调查对象的负担;独立于各主管部门的统计机构负责统计工作,较易做到客观、公正,能有效地避免主管部门的行*干扰;易于建立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和统计标准体系。集中型的缺点是:容易忽视其他方面对统计信息的需要,不利于调动全社会办统计的积极性;需要维持一个相当庞大的综合统计系统,人员众多,统计调查成本高。分散型统计管理体制,是指中央一级的统计工作分散在各主管部门进行,各主管部门为实施管理所需的统计资料基本上由其所属的统计机构提供。分散型的优点是:有利于各部门针对自身业务特点和管理需要,使统计工作与业务主管工作紧密结合,满足社会对统计信息的特定需要,减轻工作量。分散型的缺点是:数出多门,口径不一,需要着力协调。

如果按中央与地方的统计关系进行分类,统计管理体制可分为:高度集中、垂直领导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型,彼此独立、相互协作型等。在实际工作中,还有不少介于上述各种类型之间的统计管理体制。

平均名义工资指数
比重增长量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