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
经济学术语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又称GDP缩减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也可是名义GDP与真实GDP之比)。
GDP平减指数的计算
计算公式是:GDP平减指数=名义GDP/实际GDP X 100%。GDP平减指数的计算基础比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宏观的测量。经济专家们之所以关注GDP平减指数,还因为与投资相关的价格水平在这一指标中具有更高的权重。例如,我国2004年GDP平减指数上涨6.9%,高出CPI涨幅3个百分点,说明投资价格的上涨远远高于消费价格的上涨。
计算方法
GDP缩减指数可以根据公布的现价GDP和不变价GDP计算出来。一般来说,GDP缩减指数的计算分为三步:首先,计算现价GDP,就生产核算来说,通过计算国民经济分行业现价增加值,加总得到现价GDP;其次,通过计算国民经济分行业不变价增加值,加总得到剔除价格变化影响的不变价GDP;*后,将得到的现价GDP和不变价GDP相除,计算出GDP缩减指数。GDP缩减指数取决于各行业增加值比重和价格指数,因此它相当于各行业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值。
示例:
2019年现价GDP为990865亿元,按2015年价格计算的不变价GDP为891646亿元,那么可以计算GDP缩减指数为990865÷891646×100≈111.1,说明2015年到2019年间所有*终货物和服务的价格总水平上涨了约11.1%。
GDP平减指数的主要作用
GDP缩减指数*主要的作用是可以综合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物价变动的总水平。由于GDP衡量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所生产的所有*终货物和服务的价值,因此,GDP缩减指数反映的是这些货物和服务的总体价格变动,是该国家(或地区)生产的所有*终货物和服务的价格总指数,是*综合的价格指标。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区别
GDP平减指数与CPI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涵盖范围不同:GDP平减指数考察的是国内所有生产产品的价格,范围广泛,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而CPI考察的是消费者日常花销支出的价格,主要关注居民消费领域。
2.商品篮子构成不同:GDP平减指数的商品篮子每年都不同,取决于每年在经济中所生产产品的数量。某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它在GDP平减指数的计算中的权数就会变大。而CPI衡量的是固定的一篮子商品的成本,商品篮子中的物品种类及其权数在不同时期内是不变的。
3.进口商品价格影响不同:GDP平减指数仅包括在本国生产的商品的价格,进口品的价格并不反映在其中。而CPI直接包括进口品的价格,进口品价格的上升会影响本国的CPI。
综上所述,GDP平减指数与CPI在涵盖范围、商品篮子构成以及对进口商品价格的影响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使得两者在反映物价水平变动时各有侧重和用途。
GDP平减指数与GDP增长率的区别
GDP平减指数与GDP增长率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定义与性质
GDP平减指数,是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反映了一国物价水平的总体变动情况。它是一个价格指数,用于衡量经济中总体价格水平的变化。GDP增长率,则是指本期GDP与基期GDP的比较结果,反映了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程度。它是一个动态指标,用于衡量经济的增长速度。
2、作用与关注点
GDP平减指数主要用于分析价格总水平的变化,帮助理解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的情况,是宏观经济分析和*策制定的重要工具。它关注的是物价水平的稳定性和变动趋势。
GDP增长率则更多地用于评估经济增长的速度和潜力,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力和发展水平。它关注的是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和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