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在国民收入
潜在国民收入
经济术语潜在国民收入是指利用社会上一切可利用的经济资源〈劳动、资本、土地等)所能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的*大量值,也就是一国的经济潜力利用或发挥时所能够达到的*大产出量。这种国民收入是在没有通货膨胀(上升)和失业的压力下达到的*大收入。
国民收入概述
国民收入亦称“国民所得”。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综合指标,即一个国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在一定时期(通常按一年计算)内新创造的价值的总和。
国民收入可从价值形态和物质形态两个方面做出判识。从前者看,它等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减去同期内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的价值;从后者看,它等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社会总产品(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减去同期内所消耗掉的生产资料。
国民收入是由各个物质生产部门的劳动者所创造的。物质生产部门主要指工业、矿业、农业、林业、畜牧业、建筑业以及为生产服务的一部分运输业、邮电业等等。也指商业部门中的分类、包装、保管等,因为商业部门中的这些劳动,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内的继续,也创造部分国民收入。非物质生产部门,如国家机关、*事机构、文化教育事业单位、医疗卫生单位、信用机构以及非生产性的服务行业等等,因为不生产任何物质资料,不创造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核算中几个总量指标关系
(1)国民生产总值(GNP)
GNP是指一个特定经济体的公民拥有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出的市场价值。
GNP=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报酬-支付给国外的要素报酬
(2)国民生产净值(NNP)
NNP是指特定经济体的公民在一定时期内内新创造出来的全部*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NNP=GNP-折旧
(3)国民收入(NI)
NI是指经济社会(一国或一个地区)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年)所获得的全部要素收入的总和。NI=工资+利息+租金+企业利润。
NI=NNP–统计误差
(4)可支配收入
可支配收入是指家庭获得的市场收入,加上转移支付,再减去个人税收。
可支配收入=家庭获得的市场收入+转移支付-个人税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