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导读: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经济术语 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是反映实际工资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表明职工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
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
经济术语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是反映实际工资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表明职工实际工资水平提高或降低的程度。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扣除物价变动因素后的职工平均工资。
职工平均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职工平均实际工资指数=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0%
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指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与基期职工平均工资的比率,是反映不同时期职工货币工资水平变动情况的相对数。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指数=报告期职工平均工资/基期职工平均工资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简称“CPI”)是反映城乡居民家庭购买并用于日常生活消费的一篮子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随时间而变动的相对数。按照城市和农村不同的消费习惯,我国分别编制了城市CPI和农村CPI。全国CPI可由城市和农村CPI按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金额加权得出。
实际工资概述
实际工资是反映劳动者实际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实际工资是指劳动者用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生活资料和取得的劳务的数量,它较确切地反映了工人的实际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在生活资料价格和劳务收费不变的情况下,名义工资的增长就表现为实际工资的提高;如果生活资料价格和劳务收费提高,以及赋税等等加重,那么,名义工资不变或略有提高时,实际工资就会呈现下降趋势。
实际工资是货币工资水平与生活费用的比例,它与货币工资水平成正比,而与生活费用的上涨呈反方向变动。
实际工资的计算公式:
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以符号Dm表示,它等于实际工资D与物价指数P的乘积,写成公式即:Dm=P×D
倒推名义工资的计算方式得出实际工资D=D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