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衡产出

导读:均衡产出 经济学术语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若产出大于需求时,企业存货增加,则企业会减少生产,即减少供给

均衡产出

经济学术语

均衡产出是和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

若产出大于需求时,企业存货增加,则企业会减少生产,即减少供给。若产出小于需求时,企业存货就会减少,则企业增加生产。因此只有当产出等于需求时,经济社会才能达到均衡状态。

均衡产出的条件

均衡产出的条件为E=Y,即计划支出等于计划产出。或者均衡条件为I=S,即计划投资等于计划储蓄。

均衡产出的公式

均衡产出用公式表示为:y=c+i。c、i分别代表计划消费、计划投资数量。

上图纵轴表示支出,横轴表示收入,从原点出发的45°线上的各点都表示支出和收入相等。

1、当总收入大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大于零,企业会削减生产。

2、总收入小于总支出时,非意愿存货投资就小于零,企业会扩大生产。

B点对应的产出水平即为均衡产出。

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有的支出时经济社会达到均衡。在这个模型中,存货在调整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均衡产出举例说明

假设消费函数,投资与购买分别为:C=100+0.8Y,I=50,G=100。求均衡收入。

答案:将C=100+0.8Y,I=50,G=100代入Y=C+I+G,可得:Y=1250。

需求

含义: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是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因素有:该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价格预期、相关商品等。它们的影响如下:

1、关于商品自身价格。假设苹果以前三斤十块,现在一斤十块,我们会发现苹果价格上涨,苹果价格变贵,消费者对苹果的需求就会减少。反之亦然。所以一般情况下商品自身价格与需求成反比关系。

2、关于消费者的收入。假设你以前一个月工资3000元,你去买口红,大家会比较理性,买一支就可以,但是如果你一个月工资是30000的话,我们会发现对口红数量的需求增多,买十只也未尝不可。所以,一般情况下收入与需求成正比关系。

3、关于消费者偏好。这就和消费者对商品的喜欢程度有关系,如果你喜欢这个东西,你就会多购买,需求就增多,相反,偏好程度减弱,需求量就会减少。

4、关于消费者对价格的预期。如果一个商品未来的价格下降,那我们现在就不会去购买这个商品,而是等到价格下降后才会去购买,反之亦然。

5、关于相关商品。首先大家需要知道我们有两种相关商品,一种是替代品,一种是互补品。(1)替代品指的是两种商品的功能效果是一样的,它们相互替代满足消费者的某一种需求,比如:馒头和花卷,如果馒头的价格上升,需求就会减少,而花卷的需求会增多,因此,一种商品的价格和它的替代品的需求成正比。(2)互补品指的是两种商品要一起使用、相互配合才能使消费者的同一需求得到满足,比如:墨水和钢笔,比如过墨水的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同时钢笔的需求也会减少,因此,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他的互补品的需求成反比。

储备土地
最初追索金额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