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相对数

导读:比例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又称为比例相对指标),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数值对比,表明总体内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人口性别比例、投资与消费比例等。通常用百分数、“1比几”或“几比

比例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又称为比例相对指标),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数值对比,表明总体内各部分的比例关系,如,人口性别比例、投资与消费比例等。通常用百分数、“1比几”或“几比几”表示。

比例相对数对比分析,指将同一总体内不同部分的数值对比得出比例相对数,表明总体内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进而再在不同对象间进行比较。

比例相对数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

例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大陆男性人口为686852572人,女性人口为652872280人,则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20。

使用相对数的注意事项

在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时应注意:

1.可比性。即要求相对比的指标在内涵、统计口径、计算方法和计量单位等方面要有可比性。

2.综合运用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以便全面客观地认识问题。

3.运用相对指标时,不能只关注数值大小,要结合经济社会现象具体分析。

相对数概述

一般的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的指标的比值,它可以从数量上反映两个相互联系的现象之间的对比关系。相对数的种类很多,根据其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名数,即凡是由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绝对数或平均数指标对比计算所得的相对数,一般都是有名数,而且多用复合计量单位。另一类是无名数,无名数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采用倍数、成数、系数、百分数、千分数等来表示,如: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

相对数根据相互对比的指标的性质和所能发挥的作用不同。又可分为动态相对数、结构相对数、比例相对数、比较相对数、强度相对数、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六种。

1、结构相对数是指在统计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的部分数值与总体全部数值对比而求得的比值或比率。它反映总体中各组在总体内所占的比重,通过比重来说明现象的内部结构,故又称比重指标,通常用百分数表示。结构相对指标=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总体全部数值*100%。

例:某地地区生产总值为100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50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0亿元,那么第二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50/100*100=50%。

2、比例相对数见上。

3、比较相对数是同类指标在不同空间、不同条件下进行对比形成的相对指标,表明事物的不均衡程度或不同条件下的差异程度。通常用百分数、倍数或系数表示。计算公式为:

比较相对数=某条件下的某类指标数值/另一条件下的同类指标数值

例:2019年东部地区生产总值511161亿元,西部地区生产总值205185亿元,则东部地区生产总值是西部地区的约2.5倍。

4、动态相对数是指同一事物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动态相对指标是指同类指标在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数值之比。反映同类现象在不同时间状态下的数量对比关系,说明现象在时间上发展变化的程度,所以又叫发展速度,通常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例:2011年某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0亿元,2012年完成120亿元,那么该地区2012年比2011年增长:

(120/100)*100-100=20%。

5、强度相对数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它是两个性质不同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比。它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通程度。

例:2012年某地区人口为600万人,国土面积为30000平均千米,那么该地区的人口密度为:

(600*10000)/30000=200(人/平方千米)。

6、计划完成任务相对数是指某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实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对比的结果,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是以社会经济现象在某时期内的实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数值对比的结果,一般用百分数表示。

例:某企业2010年工业总产值计划任务为2500万元,实际完成2850万元,计划完成相对数为:

(2850/2500)*100=114%。

大宗交易
直接债务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