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债务
直接债务
负债管理直接债务是指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承担的债务,不依附于任何事件,是可以根据某些特定的因素来预测和控制的负债,如的内、外债及由法律规定的养老金负债等。
直接债务构成的风险
(1)直接显性债务,通常是指财*预算列出的债务。
(2)直接隐性债务,通常是指因长期性的可预测的公共支出*策造成的结果,如养老金债务。
直接债务的现状
(1)直接显性债务。
除国债以外还有:
①欠发工资而形成的债务。由于财*困难,行*事业单位拖欠工资已屡见不鲜,一度全国有过半数的市县不能按时发放工资。据初步统计,1998年末,全国累计欠发工资22亿元左右。而且,问题集中的区域主要是欠发达地区。这是的直接债务,而且形成中央债务的可能性很大。
②粮食收购和流通中的亏损挂账。长期的粮价倒挂成为财*的一个沉重包袱,粮价倒挂形成的亏损年复一年地挂在账上,再加上国有粮食企业经营不善,粮食亏损挂账像滚雪球一样不断扩大。类似这种情况的还有*策性因素造成的棉花亏损挂账、外贸企业的亏损挂账等。
③乡镇财*债务。农村税费改革前乡镇财*困难是全国的普遍性问题,除少数发达地区的乡镇没有赤字外,多数乡镇都有债务。
(2)直接隐性债务。
它主要是指由社会保障资金缺口所形成的债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从现收现付制转向逐步积累模式。这就产生了对原有职工的偿债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这些职工是在低工资的条件下就职的,而且未形成养老积累,现在或今后退休后要求必须按照其工作年限长短或贡献大小进行必要的补偿(即使“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也是如此,只不过是补偿方式和补偿时限不同而已)。另外,所面临的农业救济的负担也不断加重。
直接债务融资
直接债务融资指企业通过向个人或机构投资者出售债券、票据筹集营运资金或资本开支。债务融资可进一步细分为直接债务融资和间接债务融资两种模式。债务融资形成的是企业的负债,需要还本付息,其支付的利息进入财务费用,可以在税前扣除。债务融资筹集的资金具有使用上的时间性,需到期偿还。
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的比较
直接债务和或有债务是两种不同的债务,或有债务就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义务,其存在必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或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不是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或该义务的总额不能可靠地计量。
或有负债包括两块:一是潜在义务,二是现时义务。这种区分是以转化为负债的“可能性”的大小为依据的。从企业角度来看,这种区分也许有其意义,但从的角度来观察,或有负债可理解为:由于过去事项或既存事实引起的各类潜在义务,履行这些义务可能导致支出压力加大。
术语解释
债务指债权人向债务人提供资金,以获得利息及债务人承诺在未来某一约定日期偿还这些资金。
负债,是指由于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公司、企业的现有债务,这种债务需要企业在将来以转移资产或提供劳务加以清偿,从而引起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出。
外债是任何特定的时间内,一国居民对非居民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责任的负债,不包括直接投资和企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