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剧通货膨胀
急剧通货膨胀
急剧通货膨胀(通常指年通货膨胀率在10%~100%之间),是总价格水平以每年20%、100%甚至200%的二位数或三位数的比率上涨时,所产生的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并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处于这种环境下,货币流通速度提高而货币购买力下降,并且均具有较快的速度。有西方学者认为,在通货膨胀发生以后,由于价格上涨率高,公众预期价格还会进一步上涨,因而会采取各种措施来保护自己,以免受通货膨胀之害,这反而促进“自我实现”,使得通货膨胀更为加剧。这种通货膨胀*面一旦形成并稳固下来,便会出现严重的经济扭曲。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状况。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条件下特有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
原因:纸币是一种纯粹的货币符号,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发行量应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限度,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属货币量,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要上涨。因此,纸币发行量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是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
特点:
①纸币因发行过多而急剧贬值。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属货币量已定的情况下,纸币发行越多,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越少,纸币的贬值程度就越大。纸币的贬值程度即纸币贬值率的计算公式是:纸币贬值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是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纸币贬值率
②物价因纸币贬值而全面上涨。纸币贬值率越高,物价上涨率也就越高,物价上涨率的计算公式是:物价上涨率=(-1)×100%例如,一个国家某个时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为100亿元,实际发行的纸币是200亿元,物价上涨率=(-1)×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