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货币

导读: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储备货币,是非银行公众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现金+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其中高能货币的一

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为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储备货币,是非银行公众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现金+存款准备金,准备金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其中高能货币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能随时转化为存款准备金,不具备这一特征就不是高能货币。

基础货币构成

基础货币量、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的比率,存款与通货的比率都会引起货币存量的同方向变化。

高能货币量取决于央行的行为。

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的比率取决于银行体系。

存款与通货的比率既取决于公众行为,也受到银行存款服务水平和利率的影响。

基础货币B包括流通中现金C和准备金R,而后者又包括活期存款准备金Rr、定期存款准备金Rt和超额准备金Re。

B=C+Rr+Rt+Re

基础货币的*基本特征

基础货币的*基本特征:

①是央行的货币性负债,不是央行资产或非货币负债,是央行通过自身的资产业务供给出来的。

②央行可以影响它,达到调节和控制供给量的目的。

③它是支撑商业银行负债的基础,创造信用。

④准备金制度下,基础货币能产生数倍于它自身的量。

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

基础货币由现金和存款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其增减变化,通常取决于以下四个因素:

(1)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2)国外净资产数额。

(3)对债权净额。

(4)其他项目(净额)。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渠道

基础货币是由社会大众所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体系的准备金两部分构成。如果把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也视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则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现金就是中央银行对社会大众的负债。因此,通过对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导出基础货币方程式。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渠道如下:

(1)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和再贴现。

(2)收购黄金、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

(3)通过公开市场业务等投放货币。

术语解释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是指法律规定金融机构必须存在中央银行里的,这部分资金叫做法定存款准备金。

超额存款准备金是金融机构存放在中央银行、超出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主要用于支付清算、头寸调拨或作为资产运用的备用资金。

十三对关系
山水蓄能三峡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