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调解

导读:仲裁调解 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仲裁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

仲裁调解

仲裁调解是指在仲裁庭主持下,仲裁当事人在自愿协商、互谅互让基础上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的一种制度。《仲裁法》第五十一条第一款规定: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由仲裁委员会对民商事纠纷进行的仲裁调解,其性质与人民调解无异。

仲裁调解的原则

仲裁调解应遵循以下原则:

1、自愿原则;

2、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原则;

3、合法原则。

仲裁调解书

仲裁调解书是仲裁庭对当事人自愿达成的调解协议依法制作的,记载当事人之间调解协议内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仲裁调解书既是当事人协商结果的记录.又是仲裁庭认可调解协议的证明。

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

1、使仲裁程序终结。调解书一经生效,仲裁程序即告结束,仲裁机构便不再对该案进行审理。这是调解书在程序上的法律后果。

2、纠纷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关系被确定。这是调解书在实体上的法律后果。

3、当事人不得再行申请仲裁或起诉。调解书的生效表明当事人已接受仲裁机构的裁决结果,依一裁终*原则,当事人不得再以同一事实和理由重新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

4、其是强制执行的依据。具有给付内容的调解书生效后,如果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所确定的义务,对方当事人有权根据调解书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仲裁法》关于仲裁调解书的规定

第9条:仲裁实行一裁终*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意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51条: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可以先行调解。当事人自愿调解的,仲裁庭应当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或者根据协议的结果制作裁决书。调解书与裁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第52条: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

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发生法律效力。

在调解书签收前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第62条: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人民法院应当执行。

动产浮动抵押
消费需求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