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

导读:呆若木鸡的意思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用法:

呆若木鸡的意思

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

出处:战国・庄子《庄子・达生》:“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例子:匪首侯殿坤,在得知这个噩耗之后,特别是知道了老妖道的落网后,当即呆若木鸡。(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正音:“呆”,读作“dāi”,不能读作“ái”。

辨形:“呆”,不能写作“待”。

辨析:“呆若木鸡”和“目瞪口呆”;都是从形体上来描绘吃惊发愣的样子;但形体的部位不同;吃惊的程度也有差别。“呆若木鸡”形容全身都像木鸡似地呆着;程度较重;“目瞪口呆”从眼睛不动、嘴不能说等面部表情来形容发愣的样子。

谜语: *愚蠢的鸡 (谜底:呆若木鸡)

故事: 西周时期,纪渻子专门为宣王养斗鸡,宣王一再催问纪渻子养的斗鸡如何样了?40天过后,纪渻子养的斗鸡像一只木头做的,不惊不动,别的鸡见它都吓跑了,这只鸡天下无敌。

近义词:目瞪口呆、呆头呆脑

反义词:神色自若、活泼可爱

总结

呆若木鸡,常用汉语成语,读音是(dāi ruò mù jī)。ABCD式组合,偏正式结构,呆若木鸡意思是:愣着不动;像只木头鸡。形容人痴或因惊恐而发愣的神态。出自战国・庄子《庄子・达生》。一般作谓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打草惊蛇
胆小如鼠
猜您喜欢......
返回顶部小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