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性原则
导读:完整性原则 会计学专业术语 完整性原则是指会计工作的内容、程序必须完整;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会计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应当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全
完整性原则
会计学专业术语完整性原则是指会计工作的内容、程序必须完整;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必须完整;会计所反映的经济活动,应当是整个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会计档案的管理一定是根据会计法规的要求,必须是完整的。会计完整性原则是会计原则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企业有序开展会计工作的前提。
完整性原则的基本要求
会计法规定的完整性原则,要求会计对每一项经济业务连续、系统毫无例外地加以记录,也就是记录一定时期内的全部经济活动。这一原则要求会计工作必须是五完整,即资料完整、记载完整,反映活动完整、手续程序完整、档案完整。
会计法要求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对记载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甚至对会计人员凋动工作或离职,必须与接管人员办清交接手续,也都是为了保证会计法所规定的完整性原则的落实,同时也反映了会计工作完整性的要求。
术语解释
会计凭证,简称凭证,是记录经济活动,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会计凭证是登记账簿、进行会计监督的重要依据。
会计账簿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
会计报表是根据日常会计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总结性书面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