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货币政策组合
财*-货币*策组合
经济术语财*-货币*策组合(Fiscal-monetary mix)是指,用以干预宏观经济活动的财**策和货币*策的组合。紧缩的货币*策和宽松的财**策,倾向于鼓励消费和抑制投资。而宽松的货币*策和紧缩的财**策,则具有相反的功效。
财**策和货币*策
财**策是指为促进就业水平提高,减轻经济波动,防止通货膨胀,实现稳定增长而对财*支出、税收和借债水平所进行的选择,是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工作的指导原则。
国家通过财*支出与税收*策调节社会总需求。增加支出、可以刺激社会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反之则抑制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导致抑制社会总需求减少国民收入,反之则刺激总需求增加国民收入。
货币*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策和措施的总称。货币*策的实质是国家对货币的供应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情况而采取“紧”、“松”或“适度”等不同的*策趋向。
根据对总产出的影响方面,可把货币*策分为两类:扩张性货币*策和紧缩性货币*策。
在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降低利率,由此引起货币供给增加,刺激投资和净出口,增加总需求,称为扩张性货币*策。反之,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率太高时,中央银行采取措施减少货币供给,以提高利率、抑制投资和消费,使总产出减少或放慢增长速度,使物价水平控制在合理水平,称为紧缩性货币*策。
货币*策和财**策的区别1.作用不同:货币*策是金融当*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财**策是为实现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对财*收支关系进行调整的指导原则和措施。
2.采用的工具不同:货币*策采用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水平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节、在经济调控过程中,往往将货币*策与财**策组合搭配,进行“逆经济周期”调控;财**策采用工具有扩大或缩减财*支出、减税或增税等。
3.制定者不同:货币*策是由人民银行制定的;财**策通常由中央制定。
4.内容不同:货币*策与利率、信贷相关;财**策与财*收入和支出相关。
财**策与货币*策,如何调节宏观经济?财**策与货币*策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两大手段,它们通过影响社会总供求的总量和结构,以实现经济增长、稳定物价、促进就业、平衡国际收支等目标。
其中,财**策是指通过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达到稳定国民经济目标的*策。主要*策工具包括税收、公共支出、投资和国债等。中央财*在2023年四季度增发2023年国债1万亿元,并将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这种增发国债的*策就属于积极的财**策。
而货币*策是指央行为实现其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的各种控制和调节货币供应量和信用量的方针、*策和措施。货币*策的主要工具包括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再贴现*策等。我国央行降准、降息操作就属于宽松的货币*策。
财**策对应是的收支,货币*策对应是央行的操作。宽松的货币*策会增加货币供给从而助力经济运行,积极的财**策则通过扩大内需来促进经济增长。宽松的货币*策+积极的财**策,则有助于打出刺激经济的“组合拳”。
在降准降息后,中央财*增发国债,这意味着在宽松的货币*策基础上,积极的财**策开始发力,说明宏观*策的配合度有所显现,更有助于发挥宏观*策逆周期调节的“合力”。
财**策和货币*策的组合模式
财**策和货币*策的配合模式有如下四种:
(1)宽松财*宽松货币:
应用背景:社会有效需求严重不足,生产资源闲置,解决失业和刺激经济成为首要目标。
措施:通过减税和扩大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通过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来扩大信贷规模,增加货币供应量。这种组合的*策效应是财*和银行都向社会注入货币,使社会的总需求迅速增加,对经济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2)紧缩财*紧缩货币
应用背景:社会总需求极度膨胀,社会总供给不足,物价大幅攀升,抑制通胀成首要目标。
措施:通过增税,削减支出规模等抑制投资与消费,从而控制社会总需求;通过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提高利率来压缩信贷规模,减少货币供应量。这种双重压缩使社会上的货币供应量明显减少,社会总需求得以迅速收缩,从而有效抑制通胀,但可能带来经济停滞。
(3)紧缩财*宽松货币
应用背景:开支过大但物价基本稳定,经济结构合理,但企业投资并不旺盛,促使经济较快增长成为主要目标。
措施:紧的财**策抑制社会总需求,防止经济过热和抑制通货膨胀;松的货币*策在于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
(4)宽松财*紧缩货币
应用背景:通胀与经济停滞并存,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失衡,治理“滞涨”,刺激经济成首要目标。
措施:松的财**策在于刺激社会总需求,对克服经济萧条较为有效;紧的货币*策可以避免过高的通货膨胀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