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核算
独立核算
独立核算是指对本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过程及其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会计核算。凡具有一定数额的资金、可对外办理结算、独立编制计划、单独计算盈亏的企业,一般都实行独立核算。
其中,会计核算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环节,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和报账,为相关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会计信息。
独立核算和非独立核算的区别
独立核算和非独立核算的区别如下:
1、定义不同:与独立核算定义不同的是,非独立核算又称报账制,是把本单位的业务经营活动有关的日常业务资料,逐日或定期报送上级单位,由上级单位进行核算。
2、特点不同:独立核算单位的特点是。在管理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在当地银行开户;独立进行经营活动,能同其他单位订立经济合同;独立计算盈亏,单独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会计人员,并有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
非独立核算单位的特点是,一般由上级拔给一定数额的周转金,从事业务活动,一切收入全面上缴,所有支出向上级报销,本身不单独计算盈亏,只记录和计算几个主要指标,进行简易核算。
独立核算单位
实行独立核算的单位称为“独立核算单位”。独立核算单位通常在管理上有独立的组织形式,具有一定数量的资金,在当地银行开户,一般会单独设置会计机构,配备必要的会计人员,并具有完整的会计工作组织体系,包括所使用的会计科目、会计凭证和账簿,应编制的会计报表以及进行分析和检查的方法与程序等。
独立核算单位的类型
独立核算单位的类型主要包括:
1、独立经济核算的企业或组织:即企业或组织开设银行结算账户,并独立设置账簿、编制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独立计算盈亏。
2、独立经济核算的行*事业单位:即行*事业单位对预算的执行及其结果进行独立、系统以及全面的核算。
独立核算和半独立核算的比较
独立核算和半独立核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半独立核算指独立核算企业所属的相关单位和部门,其规模较大且在生产经营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但不具备完全独立核算的部分必要条件时,将单位和部门的相关资料上交至独立核算的会计部门进行汇总核算的过程。半独立核算的单位不能单独对外签订交易合同、开设银行账户以及办理对外结算,但可以单独设置并登记账簿,单独计算收入、费用、盈亏和编制会计报表。
半独立核算的模式一般适用于实行经济责任制的企业,其优点在于企业的单位负责人可以及时掌握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并有利于调动单位员工的积极性。